为了适应人们习惯上数值越大硬度越高的概念,人为的规定,用一常数K减去压痕深度h的值作为洛氏硬度的指标,并规定每0.002毫米为一个洛氏硬度单位。用符号HR表示,则洛氏硬度值为:HR =(K-h)/0.002此值为一无名数。并可从硬度计的表盘指示器上直接读出。使用金刚石压头时,常数K为0.2毫米,黑色表盘刻度所示;使用钢球压头时,常数K为0.26毫米,红色表盘刻度所示。为了可以用一种硬度计测定出从软到硬的金属材料硬度,采用了不同的压头和总载荷,组合成几种不同的洛氏硬度标度,每一种标度用一个字母在硬度符号HR后加以注明,常用的是HRA、HRB、HRC三种。提高硬度和耐磨性:通过淬火,不锈钢圆棒的硬度可以明显提高,使其更耐磨。浙江渗碳热处理原理
表面淬火:1、定义:是成本较低的表面硬化处理方法,工艺简单而灵活,适合局部处理,特别适合于提高耐磨性的场合。由于只加热表面层,心部强度保持着淬火前的状态。2、目的:提高材料的硬度、强度和耐磨性,而心部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。表面淬火后零件表面将产生很大的残余压应力,因而使材料的疲劳强度较大程度上提高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表面淬火区域的起始点和终结点处于残余拉应力状态下,此处的疲劳强度因此较大程度上降低。设计时要考虑残余拉应力不可留在齿根处、轴的过渡圆角处等零件应力集中部位, 以免工作应力与残余拉应力叠加造成零件裂纹或断裂。江苏热处理工艺将加热后的不锈钢圆棒迅速冷却,通常采用水冷淬火。
洛氏硬度试验,洛氏硬度试验是目前应用较广的试验方法,和布氏硬度一样,也是一种压入硬度试验,但它不是测定压痕的面积,而是测量压痕的深度,以深度的大小表示材料的硬度值。洛氏硬度试验的压头采用锥角为120º的金刚石圆锥头或直径为1.588毫米(1/16英寸)的钢球。载荷先后两次施加,先加预载荷P0,然后加主载荷P1,在总载荷的作用下,将压头压入金属材料表面来进行的硬度测定。其总载荷为P(P=P0+P1)。金属越硬,压痕深度越小;金属越软,压痕深度越大。
回火:1、定义: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件加热到指定的回火温度,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后,空冷到室温的热处理操作。回火时引起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分解。2、目的:⑴减少或消除淬火内应力, 防止变形或开裂。⑵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。淬火钢一般硬度高,脆性大,回火可调整硬度、韧性。⑶稳定尺寸。⑷对于某些高淬透性的钢,空冷即可淬火,如采用回火软化既能降低硬度,又能缩短软化周期。3、分类:钢淬火后都需要进行回火处理,回火温度取决于较终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(工厂常根据硬度的要求)。淬火目的:提高硬度和耐磨性:刀具、量具、磨具。
什么叫淬火?淬火是把金属成材或零件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,保温后,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急剧冷却,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。淬火是为了得到马氏体组织,再经回火后,使工件获得良好的使用性能,以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。其主要目的是:1)提高金属成材或零件的机械性能。例如:提高工具、轴承等的硬度和耐磨性,提高弹簧的弹性极限,提高轴类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等。2)改善某些特殊钢的材料性能或化学性能。如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,增加磁钢的永磁性等。一般用于锻件、铸件和焊接件。退火一般安排在毛坯制造之后,粗加工之前进行。化学热处理参考价
渗碳层深的选择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,以节约成本。浙江渗碳热处理原理
常用的退火工艺有:① 完全退火。用以细化中、低碳钢经铸造、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。将工件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以上30~50℃,保温一段时间,然后随炉缓慢冷却,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发生转变,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。② 球化退火。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。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~40℃,保温后缓慢冷却,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,从而降低了硬度。浙江渗碳热处理原理